行业资讯
截至2025年4月我国农业农机及粮食烘干行业最新政策汇总
一、中央层面政策
1. 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扩围提标
o 国家将粮食干燥机(烘干机)、色选机、磨粉机、植保无人机等设备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,各省可自主将补贴种类上限由6个提高至12个,并针对重点机具提高补贴比例(如水稻抛秧机补贴提至50%、采棉机单台最高补贴提至8万元)。
o 资金来源新增超长期特别国债,重点支持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设备应用,补贴结算截止至2025年12月31日。
2. 粮食烘干设施建设纳入国家战略
o 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推动粮食烘干燃煤替代,明确2025年前重点区域完成清洁能源改造,并规划“烘干中心+烘干点”体系。
o 国家提出三年内补齐粮食产地烘干设施短板,目标通过机械化烘干技术将粮食损失率降至5%以下。
3. 全产业链协同升级
o 中央文件强调农机装备与粮食加工、仓储环节深度融合,推动“烘干+储存+加工”一体化模式,提升农业产业链附加值。
二、地方层面政策
1. 安徽省
o 计划2025年建设558个粮食烘干中心,安排1800万元财政补贴支持农机技术改造,重点扶持主粮作物减损技术研发。
2. 福建省
o 对循环式谷物烘干机、热风炉、除尘设备等给予购置补贴,30吨以上烘干中心要求农机具原值不低于35万元,并将烘干厂区房建设纳入补贴范围。
三、政策实施重点
· 技术导向:优先支持数字化、智能化设备(如北斗终端监测、PLC智能联控系统)的应用,推动70%以上设备实现智能化。
· 环保要求:加快生物质热风炉、空气能等清洁能源设备替代燃煤热源,河北、山西等地明确2025年完成老旧烘干设施改造。
· 区域协同:东部地区聚焦技术迭代,中西部及东北地区通过差异化技术(如双层保温)适配地域需求。
政策影响总结
2025年政策聚焦“设备更新、清洁能源转型、全链条升级”三大方向,通过“中央资金+地方配套”形成补贴合力,推动烘干行业向智能化、绿色化加速发展。
- 下一个:生物质热风炉使用安全注意事项